新闻中心
联系方式
总公司地址:深圳市龙华大浪横朗社区福龙路旁恒大时尚慧谷大厦7栋C区309
联系人:吴先生15813815570
吴小姐: 18820909626
邮箱 :122797863@qq.com
公司邮箱:2008fei-long@163.com
香港分公司地址: 香港新界元朗洪水桥30号
货单查询
物流新神器:车货VS手机APP
发布日期:2015-05-26 09:27:03
随着两会“互联网+”、“物流信息化”的大环境趋势,移动互联网下“滴滴打车”模式的成功应
用,以及资本对车货匹配APP市场关注,车货匹配的市场空前火热;入局者不断增加,各类APP层出不穷;做“货运版的滴滴打车”之类的宣传口号更是经常耳闻。
市场的火热暂时掩盖了模式的缺陷,车货匹配APP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,在“车货匹配APP功能篇”中我们已经作了分析。钱烧完之后怎么办?毕竟用户觉得实用、愿意用才是生存下去的基础。车货匹配APP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?今天我们从几个物流企业创新的思路来做一下分析。
正式开始之前,我们先对“货运版滴滴打车”这个传播甚广的口号是否靠谱做一下简单分析。
1、货源与车辆的线上精准匹配实现有难度。
出租车基本上没差别,而货车呢?“车辆符合货物要求,常跑线路,车辆在等货状态,车辆在发货企业周边”,这些条件需要全部满足,才能从条件上匹配成功。
2、价格不透明。
出租车的价格是透明统一的,货车不夸张的说是一车一个价格,尤其是货运APP平台上的车涵盖全国,不可能统一报价。
3、安全、担保、付款无法实现。
出租车到目的地就付款走人,还能撕张发票。货车怎么办呢?货到没到?货有没有破损?运费怎么付?有代收货款需求怎么解决?需要发票怎么开?
车货匹配APP和滴滴打车本质上相似的地方,就是都属于装在手机上的APP,“货运版的滴滴打车”基本上就是炒作概念。
那么,车货匹配APP到底有没有出路?其实从之前的的分析,我们已经可以意识到一点:车货匹配APP靠“轻模式“的信息撮合,没法玩。必须考虑其新的模式,下面我们分析“重模式”的几家企业,看看他们的思路。
1、以国内优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主导而生的车货匹配平台。
以大型3PL的品牌、资源为支撑,以多年的线下物流服务经验为基础,以雄厚的资金和风险管控为保障,依靠专业的营销团队和渠道,用互联网思维改造目前自身相对封闭的信息系统,打造出优质的车货信息匹配平台。
此种模式本质上讲属于车货匹配APP的特定应用范围。思路是以大型3PL为核心,辐射合作过可调动的优质车源(相当于扩充了大型3PL的货运网络覆盖范围),以自身营销开发的优质发货企业为货源基础,实现车货匹配。
2、以“运力池”为切入点的做车货匹配。
布局全国城市,建立服务节点,整合当地运力资源,建立可控的运力资源网络,做成一个“运力池”,以此为基础提供车货匹配业务。
这种模式思路的核心是整合车辆资源,形成可控的巨大运力池,保证车货匹配平台上的车源信息的真实有效和统一服务规则,以此为基础进行车货匹配。
3、以无车承运人模式做车货匹配平台。
通过超强的整合货源和车源的能力,打通线上线下,连接货主和运力,做无车承运人。这种模式以美国罗宾逊公司为代表,有成熟的模式。但是国内货运环境和国外的差异,也造成了无车承运人模式在国内复制的困难。主要体现在,罗宾逊公司销售人员占50%以上,强大的货源整合能力是核心;而在国内,还没有具备此种能力的信息技术公司。
通过以上三种思路可以看出,整合车源、整合货源,利用自身优势双管齐下,都是对车、货资源介入比较深的,为信息的真实性和交易的安全性做保障。
车货匹配APP只是一个信息终端,是车货匹配的外在表现形式,背后支撑它的是线下的资源整合和服务能力,而不是APP开发技术。我们不否认必须重视APP端的人性化设计,为客户带来好的体验,但应该认识到,物流是一项多个复杂环节构成的系统工程,不是一款APP就能解决问题。
我们看好“车货匹配“的未来,这是解决物流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式。市场的火爆、资本的热捧很容易让人心浮躁,只看到融资信息,追求夸张的数据,却不能沉下心真正的解决实际问题。希望杀入车货匹配APP市场的各路诸侯能认真思考,破冰前行。